宝信软件设备管理系统(EQMS),通过统一、规范的设备管理平台将设备的使用者、管理者与设备主体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对设备的全方位管理。包括基准管理、点检管理、状态管理、检修管理、机旁管理、合同管理、费用管理、资产管理、计量设备管理、特种设备管理及企业其他特定管理内容。各模块可按用户需求独立部署,并且可以根据企业特定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及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另外,提供移动应用、软硬融合、AR解决方案、设备分析及预测支持等拓展功能供企业选择,方便用户使用。
标准化体系。
全生命周期。
PDCA循环。
数据不落地。
生态圈协同,业财一体化。
软硬融合,上下贯通,智慧拓展。
产品集成客商管理、质量外设计、价格管理、销售合同、销售财务、资源计划、外购/互供管理、异议抱怨等模块。
(1)基准管理:建立设备现场管理基础数据库,包括设备编码、设备档案、岗位与人员信息等;设备编码按照设备层次分级,形成设备树,创建整个设备系统的动脉线和基础。
(2)点检管理:依据设备点检标准,帮助点检员制定点检作业计划。通过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通过一段时间内点检实绩的分析,判断设备的劣化趋势,做到及时维护,降低缺陷的发生率。
(3)状态管理:构建设备运行状态保障体系,掌控和处理设备运行的开停机、异常、故障/事故等信息,分析设备状态并制订对策,减少设备故障时间,降低维修成本,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4)检修管理:检修管理以集中一贯管理为原则,实施分层、分类管理模式。根据个体设备的属性及状态制订周期性的检修计划,提高检修管理水平及其检修效率,最终实现安全、有序地组织检修。
(5)物料管理:物料现场管理是完善物料领用的后续管理,机旁库的设置作为仓库的延伸,为现场方便取用、减少检修时间起到了积极作用。
(1)合同管理:维修合同业务管理实现维修资源分配、使用、调控的集中管理,统一并规范维修市场的经济管理秩序和运行模式,建立“规范、简约、高效、透明、可控”的维修协力合同管理模式。
(2)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实现企业资产实物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高度集成,从资产实物验收开始直至报废处置完毕的整个过程,做到了资产的物帐全程化控制管理。
(3)费用管理:费用管理以历史维修预算与实绩数据为基础,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进行预算的决策与实绩的跟踪;通过历史数据的比对与分析,提升现场维修成本预算管理精益化水平及数据决策效率。
(1)计量设备管理:对计量设备实施周期性检定或者校准的管理,根据检定或校准证书,验证设备是否满足要求,以确保计量设备满足法规要求和计量要求。
(2)特种设备管理:解决现场存在的特种设备延期检验及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对检测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全等问题,实现特种设备检测计划排程、实绩登录、报告上传等信息化管理。
构建重大设备监控检测系统,在数据采集层根据设备类型、运行工况和监测需求,配置振动、温度设备运行状态;在状态监测与数据存储层,提取设备故障特征值,通过智能诊断模型,得出设备异常报警及诊断结论;在用户操作与诊断分析层,提供设备运行状态查看、报警提醒、故障诊断分析,积累设备检修信息,实现状态信息的全面性、状态诊断的准确性、设备可靠性、经济性等做出较大提升。